这是常山法院坚持能动履职,践行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体现在日常办理的每一个案件的细节点滴当中。走进常山法院,踏入法官们的办公室里,一面面锦旗、一封封言语朴实的感谢信引人注目,一阵风吹过,传来司法为民的阵阵回响。
“每个环节都让我感觉很暖心”
“谢谢你们,无论是之前的立案还是现在的案件审判,都让我感受到了法院的温暖、细致、便民。”2024年1月11日,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原告李某某将一面印有“公正办案 便民爱民”的锦旗送到常山法院交通巡回法庭,而在此之前,常山法院立案庭也同样收到了来自李某某的另一面锦旗。
2022 年 7 月,李某某骑着二轮摩托车带着9岁的儿子徐某某外出时,与姚某驾驶的小轿车发生碰撞,李某某母子均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经交警认定,姚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因赔偿问题,李某某、徐某某将姚某某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如果被告名字错误,会导致起诉状副本无法送达,不仅耽误案件的审理,还需要重新走程序。”立案审查时,法院工作人员细致核查李某某递交的两起案件的诉讼材料,发现起诉状上被告某保险公司的名称少了两个字,及时向李某某指出错误并指导其当场对被告某保险公司名字进行勘正。
这两起案件到了审理阶段后,考虑到两起案件的关联性,为便利群众诉讼、一揽子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徐广显将两件同一被告的民事关联案件合并调解结案,并在庭后对携带未成年人的驾驶员李某某进行法治教育,提升当事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收到锦旗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感到很意外。”立案庭负责人王小刚表示,对于法院工作人员来说,这些也许都只是日常的工作,但对于可能是第一次走进法院的当事人而言,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细心的提醒,一份为当事人着想的心,都可能带来别样的温暖。
“外公终于可以放心了”
“我外公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现在他终于可以放心了,非常感谢你们!”2024年1月29日,常山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陶醉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来信者是一起继承纠纷案件的原告祝某乙。
2023年5月,祝某乙的外公祝某甲因病去世,其生前留下《遗赠协议》,写明自愿将其名下某处房产全部交由外甥女祝某乙继承。因该房产系祝某甲生前的夫妻共同财产,其妻子先于其去世,且二人均系二婚,生育子女较多,故各子女对于该房屋的分割意见不一。无奈之下,原告祝某乙向常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分割案涉房屋。
原告起诉后,承办人为尽快了解案情,庭前多次电话联系各法定继承人,倾听了各方的诉求。2023年11月,该案第一次开庭审理,但因各继承人存在人在外省或者外国、年纪大等因素影响,该案未能当庭宣判。
“我这边草拟了不同的分配方案,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案……”庭后,陶醉并未放弃对该案件的调解,而是本着一次解决纠纷、缓解重组家庭矛盾的目标,草拟了多种分配方案供各继承人参考,并多次悉心对各继承人释明本继承纠纷中的法律事实及法律关系。
在陶醉的努力之下,各继承人对各自的继承份额均表示认同,并同意房屋由原告一人继承,原告通过货币补偿的形式购买其他继承人的份额,且大部分款项于当日履行完毕。
“法官在办案过程中用心聆听、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细节,真切关心每一个人的感受与需求,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方案并一一解释到位,让原本复杂的矛盾争议得到了妥善化解。”祝某一家人表示。
常山法院坚持能动履职,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和求极致的精神,努力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案件,让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让司法阳光照亮、温暖人民群众的心田。
“有你们在,企业觉得很安心”
“感谢您在我方合同纠纷案件中,不辞辛劳地为我们主持公道,给予公正的裁决(裁判)。”2024年5月,常山某贸易公司负责人李某向常山县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送来了一张贺卡,表达了对法官的感谢,并表示在听取法官的建议后,修改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促进公司管理规范化。
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傅某多次从常山某贸易公司购进轮胎,经双方结算,傅某出具一张20余万元的欠条,后经催讨,傅某支付部分货款,尚欠16余万元未支付。常山某贸易公司起诉至法院,但傅某认为自己是合伙人之一,不应承担全部货款。
为尽快实质性化解纠纷,该案调解无果后,承办法官徐盼现场向傅某释法说理:“你们买方合伙人之间盈亏怎么分摊,和卖方无关。你之前也出具了欠条,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最终,经过现场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分5个月还清16万货款,并现场进行了司法确认,共为企业节省诉讼费1750元。
这是该贸易公司自2023年以来在该中心起诉的第13起案件,调解协议签完后,徐盼叫住了李某,和他说起在这些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你们在,我们企业觉得安心多了。我们会按照法院给的宝贵建议,优化改进公司管理制度。”常山某贸易公司负责人李某说道,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常山法院主动扛起法治担当,聚焦企业司法需求,不断完善涉企矛盾纠纷多层过滤的多元化解体系,以法治化手段助力企业纾难解困,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在法院打击拒执犯罪行动下,拿回100余万元货款的衢州某家纺有限公司;比如收回欠款后从外省专程赶来的六旬老人毛某;比如“如颖随形”工作室经常收到的来自孩子们的信件、简笔画、贺卡……从立案到调解、审理,再到执行,正是每一个环节的坚守付出,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每一名干警的默默守护,赢来了群众的认可。
这一面面鲜艳的锦旗、一封封饱含真情的信件、一句句感谢的话语,对法院干警而言,既是对他们过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期盼,激励着常山法院干警们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躬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