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丨招贤法庭: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24-05-20 11:13 浏览量:21

    “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 行走在招贤古渡,透过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仿佛仍可窥见旧时名渡的险峻、繁华。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也早已融入招贤发展的脉搏当中。

    常山县人民法院招贤人民法庭就坐落于招贤镇上,现辖招贤、青石两镇,辖区面积148.50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7.15万人。近年来,法庭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奋力打造“有品牌、有故事、有人物、有案例”的“和合·四有”特色品牌。2023年,法庭所办案件的自动履行率达68.49%,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达59.35%。

    图片

    坚持能动履职,助力辖区发展

    “工资拿到了,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了。”春节前夕,拿回工资后,农民工何某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招贤法庭在办理一起诉前财产保全案件时,因当事人申请作出保全裁定,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某公司价值225万余元的财产,并依法冻结被申请人名下账户存款。后因临近年底,被申请人需发放农民工工资,故提交置换保全标的物申请,希望能用案外人约100万的存款置换保全标的物。

    考虑距离春节仅2天,招贤法庭法官立即召集被申请人、案外人办理相关变更保全标的物程序,于当日完成案外人存款冻结,并解除了对被申请人账户的冻结。最终,被申请人在春节前一天为农民工发放了工资,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

    招贤、青石两镇,有着石头产业、胡柚产业等多个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矛盾纠纷不可避免随之产生。招贤法庭围绕辖区特点,因地制宜能动履职,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有力保障辖区特色产业发展。

    图片

    “这份报告,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2024年3月6日,收到招贤法庭发送的《2023年审判运行态势报告》后,所在辖区镇政府工作人员说道。审判运行态势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为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辅助党政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工作的职能作用,法庭对2023年全辖区内审判工作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源头助理基层社会治理。

    图片

    招贤法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多次参与乡镇联席会议,为辖区村民饮用水工程、沿江公路征迁等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协商,诉前化解可能引发诉讼的复杂案件10余件,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基层治理现代化。

    凝聚联动合力,助力源头解纷

        “没想到不用上法院就解决了烦心事。真要打官司,我们啥也不懂,费时又费力。”2024年5月9日,拿到司法确认民事裁定书后,常山县青石镇某村村民吴某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吴某父亲生前是该村会计,2023年父亲在办公途中遭遇车祸去世,肇事司机、村委会及受害人家属就赔偿问题发生分歧,村干部遂向定期下乡走访的法官寻求帮助。

    考虑到案情复杂,当事人文化水平和精力有限,在法官的建议下,先由镇里的省级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陈云河对该案进行调解。

    诉前调解过程中,法官多次对事故涉及的法律问题及调解协议内容进行指导、提出建议。最终各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后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图片

    为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招贤法庭坚持做到一般纠纷就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涉诉纠纷邀请调 。2023年,共诉前调解成功分流439件案件。法官团队利用“周二下村日”、下乡办案等契机,实地走访村社50余次,入户调处邻里、家事纠纷等40余件,解决苗头性问题20余个。

    这也是招贤法庭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形成解纷合力的一个写照。据悉,当地按照党委主导、公安主力、部门主责的原则,成立了“柚见联盟”临时党支部,统筹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辅)警、法官、网格员、企业负责人等人员力量,形成“党政+公安+部门+网格+企业”的“五同处置”治理格局,并积极开展“多维宣教”,基于辖区发展实际提高护航队伍的法治意识、矛盾调处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图片

    “农村相邻纠纷是我们法庭在办案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案件类型之一,这类案件具有以下特点……”2023年6月19日,一场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营造平安法治环境”为主题的一堂一庭基层治理“U协商”活动正在招贤镇开展。会上,招贤法庭介绍了农村相邻纠纷相关成因及对策,镇政府、镇派出所等各参会单位及政协委员、基层治理导师也围绕主题纷纷作了深入的交流发言并提出相关建议。

    招贤法庭转变“重审判、轻治理”的工作思路,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大合力,依托村社共享法庭等,汇聚检察、公安、司法行政和乡镇力量,主动下沉村社,就地化解纠纷。

    延伸司法触角,助力基层治理

    “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024年3月7日,招贤法庭开展“一月一村一巡回”法治活动,在一次性化解四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后,现场开展普法宣传。

    2022年,郑某等人受雇于刘某,为刘某承揽的某工程从事木工、泥水工等工作。2024年3月,因迟迟未拿到工资,郑某等人诉至法院。收到案件后,法官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了解情况,并在属地村委会组织当事人面对面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官坚持情理与法理双管齐下,督促被告刘某支付拖欠的工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各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刘某分两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

    调解结束后,为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官为当事人、前来旁听的村民送上典型案例宣传手册,宣讲劳动者权益维护相关法律知识并现场解答村民的法律疑惑。

    图片

    招贤法庭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常态化开展“一月一村一巡回”法治现场活动,通过“巡回审判+就地调解”,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结合相关案件进行普法宣讲,热心解答当地群众的法律咨询,将人民法庭为人民的司法服务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村落,打通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

    “感谢法院的司法建议,小区已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今后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对业委会的监督指导。”在审理一起某业主撤销权纠纷案件过程中,常山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向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街道发送司法建议,促成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某小区召开业主大会重新选聘,有效维护近千名业主合法权益。

    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类型化问题,招贤法庭及时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书,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努力做到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端、治未病”,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效果。

    下一步,招贤人民法庭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