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获奖!常山法院破产审判工作再出成效
2022-11-09 16:54 浏览量:25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2月3日-12月4日,第十三届中国破产法论坛在四川宜宾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共宜宾市委政法委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破产法实务界与理论界专家、法院系统与管理人系统、政府机关与高校科研机构等两百余人参会。

    常山法院行政(综合)审判庭庭长李强代表常山法院参会。



    在这场全国最受关注和参会热度最高的破产法学术论坛上,经过中国破产法论坛组委会的层层筛选,李强庭长撰写的《共富文化引领下中小企业拯救的“常山现象”及其实践阐释》从750余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本次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常山法院立足独特的地理区位,贯彻为群众办实事、大力开展拯救型破产审判的办案理念,先后促使8家企业重整成功,1家企业顺利和解,《共富文化引领下中小企业拯救的“常山现象”及其实践阐释》一文就是在浙江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两个先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凝炼出的具有常山特色的企业破产拯救型办案模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论坛,法律出版社还出版了《破产法论坛》第二十一辑,其中收录了常山法院的《“审破衔接”的发展空间、司法困境及机制构建——以涉企纠纷的诉源治理为视角》这篇论文。

    目前的破产案件受理模式依赖于执行转破产程序,“审转破”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处于空白地带,《“审破衔接”的发展空间、司法困境及机制构建——以涉企纠纷的诉源治理为视角》一文描述了当前审破衔接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创造性地论述了审破衔接机制的优越性和能动性,有助于破产程序和诉源治理进一步优化,解决了破产案件程序空转及司法资源浪费的难题。




    上述两篇论文高度总结了地处四省边际的常山近5年破产审判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并且创造性提出了破产审判的“常山现象”,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Tips



    常山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活力。今年共审结企业破产案件20件,盘活闲置土地163.9 亩,腾空厂房76231.8平米,化解不良资产14.19亿,安置职工351人,促使18家僵尸企业退出市场,成功让2家企业重获新生。同时,今年以来,常山法院大力探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办理,结案12件,成功2件,为“诚实而不幸”的申请人扫清了创业发展的障碍。

    下一步,常山法院将继续坚持拯救型破产审判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办案程序,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公正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