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山法院努力克服地处浙江省西部,经济基础及法治建设相对落后的劣势,探索了一条山区县法院助益法治环境建设的路径,为加快发展地区在法治领域实现追赶跨越和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彰显司法担当提供了样本,被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浙江法治报等媒体重磅报道。这一现象引起了省内外法学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并称之为“常山现象”。2022年12月25日,2022年浙江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年会暨“‘常山现象’与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常山召开,并对“常山现象”进行了研讨。
新华社关注
近日,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高管信息(浙江)》2023年第16期,刊发《山区县法院如何助益法治建设——衢州常山法院的路径探索》一文,报道常山法院探索实践山区县与全省同步实现法治共富路径模式的经验做法。
原文如下:
常山县地处浙江省西部,是浙江省山区26 县之一。然而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的审执质效考核指标中,常山法院连续两年排名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一方阵。从“跟跑”到“领跑”的背后,是常山法院围绕“办案最公、用时最少、老百姓司法获得感最强”目标,在诉讼服务、法治保障、营商环境、权益保护和审执质效等五方面,探索了出一条山区县法院助益法治环境建设的路径。
打造百姓企业诉讼“优选地”
“有了’共享法庭’,法官积极组织远程调解,不去法院也觉得安心。”近期,常山法院借助“共享法庭”线上调解了一起复杂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当事人吴先生说。
常山县在外工作人口众多,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法院收案量却有小幅上升,原因是不少常山籍当事人在面临诉讼纠纷时,首选户籍地立案。除常山籍当事人外,江西等周边省份群众百姓存在跨域纠纷时,也有一定数量主动选择常山法院管辖。
2022年,常山法院共立案受理民事一审案件3954件,其中15%的当事人在案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管辖权法院的情况下首选常山法院立案。
常山县商用冷柜市场份额占全国5%,占全省50%,县内入驻多家制冷设备公司,业务遍布全国。2022年共有 114 件涉诉案件存在多个管辖法院可供选择情形,涉案企业均选择在常山法院立案。
常山法院院长舒燕华介绍,近年来,常山法院主要抓住民事可调撤率、服判息诉率、自动履行率等群众高度关注的核心指标,全力回应群众关切;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2022 年,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的37项质效综合指标中,常山法院28项分项指标得分达满分。
多措并举激发审执效能
一家山区县法院审执质效持续领先企业、群众相对认可背后,是其近年来在多个方面持续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结果。
一是守正创新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没想到只用了20天我这起跨省官司就审结了。”收回追偿款后,常山县某置业有限公司经理陈先生说。这一案件的快速办理,得益于常山法院与江西省玉山县人民法院2022年签署的《浙赣边际(饶示范区)全方位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近年来,常山法院不断通过区域内各种类型的司法协作,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例如与毗邻的江西省玉山县法院建立全方位跨城司法协作,成立衢饶示范区巡回审判站,设立2个跨省“共享法庭”服务站,方便浙赣边际当事人就近解纷。
二是助企护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常山县经济开发区设立的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这里已经实现涉企的审、执、破、访案件集中办理。
该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负责人吴清树介绍,常山法院通过“3 诊”司法服务、“3商”多元解纷、“3窗”法律宣讲,为企业提供多元调解、风险诊断、法律咨询等集约化服务。发挥破产审判“及时出清”和“积极拯救”功能,让困境企业再获新生,盘活土地、厂房,化解不良债务,为破产企业职工实现劳动债权。
数据显示,常山县法院办理的破产案件中,2021年破产拯救率25%,超过全省平水平,某果蔬公司破产清算转重整案入选全国法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典型案例。
三是练好内功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近年来,常山法院深化院校全方位合作,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首创以法官助理为主体、以简案办理为主业、以培养后备法官为目标的“法官孵化中心”,实现培育优秀预备法官与激发团队效能有效融合。
扎根山区蓄力突破
多名法律专家认为,如何克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群众法治观念相对不强、发展要素较为贫乏的先天劣势,为群众提供一流的司法服务,推进地区法治建设,是山区法院面临的共同考题。常山法院的探索提供了条可供参考的路径。
浙江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麻侃表示,常山法院作为一个山区基层法院,积极运用“共享法庭”等数字化改革成果、进行区域司法协作等模式创新,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立足区域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力度等,让老百姓愿意给法院投支持票、信任票。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马路瑶认为,山区县基层法院助力法治建设过程中,“共享法庭”是很好的抓手。她建议山区县基层法院可以借鉴常山法院经验,进一步发挥“共享法庭”作用,通过完善公正运行机制、推进法治引导宣传,一方面提升“共享法庭”在百姓群众中的公信力和使用率;另一方面也带动提升领导干部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意识能力,在“共享法庭”的建设和运行中,不仅要解决纠纷,还要注重对法律精神、法治理念的传递。
舒燕华表示,接下来,常山法院将在提升诉讼服务、加强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权益保护和提升审执质效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助力县域治理现代化;聚焦共同富裕,加大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力度;深入开展“庭后五分钟”普法宣讲、巡回审判等活动,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