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 | 常山法院发布“2022年度十项便民利民举措”
2022-06-19 08:41 浏览量:376

    2022

    为进一步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现结合本院实际,推出十项便民利民举措。



    01 成立“共享法庭”呼叫中心

    专门安排1名资深法官负责呼叫中心工作,庭务主任、调解员直接点击“U呼我应”平台即可视频连线法官,法官工作日全时段在线、24小时预约咨询、24小时内回复解答,确保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快捷、便利、高效的司法服务。

    02 升级优化导诉功能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台,聘任专职导诉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档案查询、引导接待当事人等服务,尤其是对到访的老弱病残孕等群体提供亲情化服务,提升司法为民温度。

    03 开通立审执绿色快捷通道

    对涉及劳动者追索报酬、劳务费等案件快立、快审、快执。不定期召开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将案件审理与法治宣传有机结合,促进劳动争议化解,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04 上线“收款码”让人民群众少跑腿

    上线案款系统,每个案件缴款通知书右上方会自动生成“收款码”,当事人通过微信、支付宝扫一扫“收款码”,即可直接缴纳诉讼费、执行款,实现让人民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05 开展环境资源旅游巡回审判活动

    聚焦“山区、林区、旅游区”三区法庭定位,采用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判机制,每季度通过“共享法庭”或在旅游区、林区等地定期开展巡回审判,打造景区和老百姓家门口的“普法课堂”,让生态司法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06 成立“如颖随形”工作室

    持续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办理一批涉未成年人精品案例。加强与检察、公安、教育、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协同开展法治宣传、社会调查、社会关护、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延伸工作,全面有效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07 推广使用执行干警工作微信号

    搭建当事人与执行干警无障碍沟通“桥梁”,推进执行信息公开,最大限度避免“当事人联系法官困难、法官联系当事人不畅”情况,实现执行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08 常态化开展“五大专项”执行行动

    以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刑事附带民事等涉民生案件为重点,常态化开展集中拘传、集中扣车、集中约谈、案款集中清理、助企疏困保民生等专项执行行动,实现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全部执行到位,保障人民群众胜诉权益。

    09 在县经济开发区设立司法服务保障中心

    设立集纠纷调解、案件审理、法律服务等职能为一体的司法服务保障中心,通过法律宣传、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邀请企业家旁听庭审等系列活动,主动了解企业司法需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县委“产业为王、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障。

    10 设立常山法院干警“爱心账户”

    向全院干警发出“10元关爱行动”倡议,发动全院干警每人每月捐款10元,“爱心账户”主要用于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失独老人、困难群众等,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特殊人群。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合集 #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